推进“机器换人”进程 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编辑:admin 日期:2019-07-29 17:07:39 / 人气:

茶乃国饮,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县是浙江省产茶大县,拥有茶叶面积10.6万亩,年产值10.65亿元。为改变茶叶传统落后的生产加工方式,减少劳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茶农收益,我县实施“农机上山”示范行动,积极创建浙江省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广大茶农是最大受益者
  “除了一些小型茶户,其他的大型茶厂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张永忠说,以一批知名企业为首的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提升,清洁化流水线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茶叶生产全程不落地,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茶叶安全生产的需求,但一家一户手工采茶制茶现象仍十分普遍。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推广已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在采摘环节仍难突破这一瓶颈,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采摘成本也愈来愈高。目前每天采茶工的人工费就达到100元以上,推广机械化势在必行。
  “如今家里有1000多亩茶园,茶叶产量大,制作过程要四、五人手工制作才能完成,很难形成规模。现在我们引进了近40台制茶机,茶叶生产制作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今一个人操控就可以完成过去多个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产量提高了三四倍,而且产出的茶叶质量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从事茶叶生产多年的茶农郑剑说道。
  多措并举加快示范推广
  “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对于我县茶叶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毋庸置疑,机械化是破解当前这个难题的关键。”张永忠表示。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为推动“机器换人”工程,深入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大户调研,全面掌握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需求并积极开展行动。一是推广修剪机、采摘机、田园管理机及名优茶加工机械,提高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率、大宗茶修剪、采摘机械化率,大力应用现代化、清洁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实现良性发展。二是重点推进加工环节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加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推进初制茶厂规范整治提升,鼓励做大做强,引导小规模加工户因地制宜进入山海协作茶叶集中加工区适度发展、规范发展,逐步取缔不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加工企业。同时,我县还在王宅镇成立了“山海协作农产品加工园区”,切实解决了茶叶加工环节“脏乱差”、加工工艺单一、安全把控不到位等问题。三是推进农机装备向三产延伸。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扩展,提高茶产品的广度和丰富性;完善细分茶叶品类,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突出主打传统绿茶产品,规范提升“春雨一号”、“春雨二号”等系列名优茶加工,稳步扩大碾茶、抹茶、饮料茶原料等生产规模;推动茶叶加工产品由价值链低端转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着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深度和文化内涵。目前,我县已有19条抹茶、碾茶流水线,同时还引进了色选机、无人植保机、单轨运输机等新设备投入使用。
  “机器换人”尚有提升空间
  走进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安装碾茶、抹茶加工生产线。“这四条碾茶生产线采用的是国际先进设备,现如今已安装过半,预计明年就能投入使用。”浙江乡雨茶业公司董事长祝凌平告诉记者,现在所投入的4条碾茶生产线和1条抹茶生产线,每天可加工12吨鲜叶,每年可加工抹茶几百吨。而相对于季节性强的碾茶来说,每年可以加工茶叶近百吨,年产值上千万元。
  作为产茶大县,我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对此,祝凌平说,未来将重点在增量提质、抓点拓面和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增量提质,即在继续保持茶机装备总量稳中有增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茶机装备更新换代,重点改良茶叶品种,在茶园里搭建棚架来提升茶叶品质。抓点拓面,即深入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加快打造一批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科技创新,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进一步推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标准茶园建设,不断研发创新适应当地茶产业发展需求实际的茶机装备,加快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问题。

现在致电 0591-334232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