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的好喝,可能是对茶叶最无聊的要求

编辑:admin 日期:2019-08-02 17:56:32 / 人气:

不知道你在了解茶叶起源时,读到《神农百草经》是怎样的心情。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医始祖神农在尝试各种各样的草本植物时,一天中毒数次,碰到茶叶以后就能化解了。
一般来说,我们必然是会感叹,茶叶原来有这么厉害的功效,真是一种健康的植物啊。
但如果转念一想,很可能会被吓出一身冷汗:神农真的很“敢”啊,得亏是恰好碰到了茶叶、而茶叶也恰好是没有毒性、竟然还有些作用,否则可就成“七十三毒”,那大概就没有现在我们喝茶什么事儿了……
茶叶的开端,是人类对自然界“不确定”的一种典型探索,现在记叙下来的轻描淡写,当时可是真正的大无畏。
但故事到这儿还没有结束。
仔细对比会发现,在后续几千年里,茶叶的发展还集合了各种各样奇妙的“不确定”。准确来说,是围绕着茶叶,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博弈。
而许多做茶、喝茶的人也正是着迷于这种不确定——丰富的经验以外,增添多变的因素,再延伸到不定向的结果。
百变的叶子,有多有趣?
六大茶类,并不是一开始就天然存在的,千万别视作理所当然。
大自然没有在创造茶叶的时候顺便发明一本指南,教会人们要怎么去制作茶、或是做出不同类型的茶。实际上,在明清以前,茶叶的种类还非常单一;且只到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茶叶才被茶学专家们划分为“六大茶类”。
在品尝各种茶类的区别以外,你有没有想过,茶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类呢?
在目前记载的说法中,不少茶叶的诞生,总有些偶然性。
比如,古时候的人们按照制作食物的方法,用晒、蒸、炒来对待茶叶,就有了「绿茶」;
绿茶制作过程中“不小心”闷了一会儿,于是「黄茶」也诞生了;
鲜叶在采摘后,由于无意间的晃动、摩擦,竟产生了清香,由此「乌龙茶」也出现了……
再深究下去就会发现,茶叶的种类变化,实际上就是古人与茶叶内质之间的游戏。同样一片茶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也就有了多样的滋味变化。
在现代科学下,茶叶的内质变化已经非常清晰。但对于古人而言,这是人类探索、利用一种特殊植物的艰难过程。
期间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却由此也赋予了茶叶更多的可能。在未来,指不定又诞生了第七类茶,又有谁知道呢?
每一种天气,都可以放进茶汤里
做茶时,人为控制的精巧工艺是关键,但同时,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大多还是要遵循“天时地利”原则。说白了,就是人们很难全盘控制。
年初的春寒料峭,人们担心会对茶叶有影响、让发芽时间一再退后;
淅淅沥沥的梅雨季节,雨水下个不停,也不知道茶叶的香气、滋味会不会有所减弱;
再到持续高温时,又是另一番考验。
这些变幻莫测的因素,也让每年的茶叶都会有些微妙的区别。换句话说,每年做出的茶,总是不尽相同的。
也难怪,古时候做出好茶也有风险:万一正好被皇帝青睐、指名了明年还要做,但却再也做不出来了呢?
有些茶人们会想方设法排除不确定的影响,让出品尽可能地保持“衡定”状态;但在另一边,也有茶人除了掌握娴熟技艺以外,还摸透了自然的规律,手中的这泡茶跟着四季回转起来。
比如在福鼎做白茶,大多看重的是细嫩的春料,但也有人顺应季节、每日不断地做茶。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一款茶都有各自的形态与口感,如看白茶山一年到终的风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喝茶的用具,“独一无二”竟然很容易?
喝茶久了,对茶器也会渐渐执着起来。说起来也玄妙,不少茶器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有种“听天由命”的意思,独属的一只、怎样都不会撞款。
比如茶人们青睐的柴烧作品,最终的图纹色泽完全来自土胎、火候与灰木的交融。
松木扬起的灰质自由落向器物表面、烧制过程中的火焰与茶器接触留下不可控制的火痕。人为能用现代设备控制部分条件,却更多地只能做一个“观察者”来静静地等候结果。
△ 柴烧过程中,松木燃起的火焰
于是,开窑就成了开奖的现场,一件件器物被搬出,有可能炸裂得破损不堪、也有可能略带缺憾但无伤大雅的,或者,烧出难得一见的珍宝也说不准。
△ 同样“难烧”的还像志野烧,每一只都是绝版货
这些各有性格的器物最终分散各地。能够被你一眼看中并结缘的,确实值得好好珍惜了。
正因为有了诸多的不确定,人与自然之间才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上下之分”,只有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我们追求好喝的茶叶,但也希望透过味道来追溯它的来路;我们也要求器具好用,但如果能够在好用以外,再加一剂像天命一样玄妙的调料,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当我们喝到这杯茶时,想想茶汤的来路,感受它就像一杯微缩的自然景观。时间之中,风雪雨露略过、花鸟瓜果拂过。
你会试着去容纳一些“小缺点”、拥抱“不确定”,让结果自然地发散开来,心也越发开阔。
你与天地自然,在一杯茶汤之间,终于达成了和解。

现在致电 0591-334232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