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炮制了“天价茶”?茶叶需要“炒做”,不需要“炒作”

编辑:admin 日期:2021-05-04 09:17:12 / 人气: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不少茶叶质量难辨、价格混乱,动辄标价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10公斤茶鲜叶拍出1068万元
清明节后,云南省临沧市的古茶树“锦绣茶尊”的“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一位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开采权。这相当于1公斤茶就要106万元,还是没炒制的价格。按照青叶计算,如果以泡一壶茶5克来算,就要5340元。“天价武夷岩茶”愈演愈烈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多款福建武夷岩茶因惊人的天价再次引发关注。新华社发文称,“天价武夷岩茶”愈演愈烈,少数岩茶被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成为热门高端礼品,并滋生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天价茶”的背后暗藏“四风”等腐败动向。这已是“天价岩茶”第三次被新华社曝光。
那么,天价茶长时间以来缘何屡禁不绝?谁炮制了天价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茶叶价格虚高?又该如何让茶价回到正常水平呢?炒作“噱头”花样多
价格高低靠“忽悠”
随着近年来茶产业蓬勃发展,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一些商家夸大宣传进行“无底线”炒作。之所以会存在炒作空间,首先在于茶叶种类繁多,地理特征鲜明,如何评判一杯好茶,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其次,茶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加上社会资本的涌入,都为“茶道”变成生财之道提供了土壤。鼓吹“山头茶”“特效茶”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表示,当下茶行业动辄就宣讲古树、山头,巴不得每一株树都不一样,甚至每一棵树上的顶上和下面的又不一样。他认为,这么多“玩法”实际上就是无序发展,有损行业健康发展。记者发现,打着“山头茶”“特效茶”旗号的地方不在少数。为销售茶叶,贵州省某地就以海拔高度作为卖点,注册“云上2330”的商标,准备以2330元一斤的价格售卖。
而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一款福建土楼金线莲养肝茶,宣传有降火解酒益肝清热的功效,一款新疆罗布麻茶也说有保健辅助降血压的作用。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刘益成说,茶叶虽有保健功效,但毕竟不等同于药物,不同体质的人对茶叶生理反应不同,对于声称有治疗功效的茶叶宣传必须保持谨慎、警惕。盛行“办事茶”“送礼茶”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茶叶作为公认的名贵土特产,形成了私人定制、特殊专供的渠道,往往“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种隐秘的茶叶潜规则,已经超越正常人情往来,一些名贵茶叶成为行贿的重要礼品。
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就看到,一款2021安吉白茶新茶礼盒装500克售价29999元,下面备注“内置全额发票,送礼有面子,茶到事成”;一些商家在产品页面显著位置标注着“领导喝的茶”等字样。从事黑茶经营的店主文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几家店铺销售的八成为礼品茶,且多为熟客送礼,逢年过节更是销售火热。茶叶不是炒作攫利、攀比送礼的天价工具,不能为利欲放纵或权势腐败背书。挤出茶叶本不该背负的“水分”,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一环,也是打击腐败奢靡之风的重要举措。渲染“投资茶”“金融茶”
近年来,有些茶企为了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业绩“好看”,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在这样的模式下,用“自己卖,自己买”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288万收下8片白菜”“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在抖音上,记者也看到一些收茶的博主经常发布带有类似文案的视频。业内人士说,所谓“一片”就是一饼,一提有7饼。网络营销的视频显示,一片茶价格在28万元至32万元之间,一提茶最高达255万元。有知情者说,这些视频有的虚构交易行为,故意炮制稀缺行情,目的就是寻找“接盘侠”。茶叶过度包装推高价格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存在一个怪象是,茶叶包装昂贵精美,只装一泡、两泡,包装的费用都超过茶叶本身。”经营者为了抬高商品销售价格,包装做得很精美,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价格却成倍往上翻一番。
近日,江苏常州监管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家超市销售的一款茶叶,包装豪华,锦盒体积巨大,里面的茶筒却小得可怜。经过称重发现,5两的茶叶,包装竟高达2斤。半斤茶叶正常100元左右,它的销售价格却在280元,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按照国家标准,相关部门罚款商品货值金额的20%。根据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规定:包装层数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60%。
提醒广大经营者,国家提倡绿色环保,进货的时候,尽量不要采购过度包装的商品。也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这种精美包装商品,一定保持理性消费概念。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天价茶”炒作,背离了价值规律,扰乱了市场秩序,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应有权益,也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茶叶的价格虽然卖上去了,但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断显现,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武夷山茗川世府茶叶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黄正华就中肯地说,“因为武夷岩茶很特殊,它的工艺繁琐,种植环境、制作环境各方面都挺繁琐,好茶并不多。大家只盯到最好的茶的价格,但是没有考虑到中低端茶叶滞销的会很多。我们很担心的就是今年通过这种‘天价茶’是否会影响销售,现在都是无法预见的。”价格被炒高后,对茶农也带来了冲击。天价茶虽是极端例子,但定价体系混乱、标准复杂却是长期痼疾,导致了茶叶价格的不透明。与咖啡等饮品相比,茶叶的标准化更难,导致茶饮价格体系长期比较混乱。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介绍:
我国现行茶业国家标准166项,行业标准171项,还有茶业地方标准826项。不过,全国茶标委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同时,标准内容中只明确规定了产品品质特征和基础理化指标,并不涉及价格。现在茶叶的定级与定价都是茶企的自主行为。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看来:
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基本起点,也是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标准化,中国的茶叶才能有快速的发展。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光灿建议:
应进一步提高茶产业集中度,建立标准化的工业模式,打造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通过大企业整合市场、规范标准。此外,还应通过大数据手段,对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进行全过程追溯,建立全链条的品质监管体系。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要立足广大普通消费者,提供品质安全、价格合理的产品。对此,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必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茶喝不炒”的理性回归。
1
加强行业自律
各地茶叶协会组织应切实发挥作用,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呼吁茶商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
引导理性消费
茶叶说到底就是一种饮品,消费者要正确看待茶叶的功效和价值,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3
加大监管力度
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执法,对于虚假标识、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串通操控价格等违法行为依法惩处。茶叶不是奢侈品
是农产品
应该回到大众茶壶里
茶产业要想健康发展
必须回归初心
为最广大的消费人群
提供好的产品!

现在致电 0591-334232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