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类到品牌 解码小罐茶品质升级的背后逻辑
编辑:admin 日期:2019-04-04 13:09:39 / 人气:
近日,记者前往黄山的小罐茶黄山毛峰生产基地和黄山工厂,调查采摘、制作、品控、生产等情况,以深度探究小罐茶背后的品质秘密。
原料挑剔
只用茶树最精华的嫩芽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茶叶的诞生,也是老天爷赏饭吃。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的正宗产地、核心产区为徽州区富溪乡。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雨水充足,较大的温差抑制了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品质优异。
3月29日,记者到达茶园体验采摘时发现,第一拨初展芽叶已经被摘走。原来,茶树最精华的部分——第一波嫩芽刚刚生发出来,就被小罐茶的茶农收入囊中。
茶农江大姐告诉记者,为了采到清明节前最好的嫩芽,她经常凌晨五点就打着手电筒出发,爬一个多小时的山,去发现最好的鲜叶。一天下来,她能采到的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原料多则一两斤,少时仅几两。
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头拨嫩芽,一丛茶树只有十几颗,而4克装的小罐茶里足足装了200多颗。算下来,仅仅制成这一小罐,就需要用去20余丛茶树。
要知道,从原料到干茶,还需要炒茶、烘茶、除杂等多道工序。重重工序后,四五斤嫩芽可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而在此基础上小罐茶还需精挑细选,平均下来,需要七八斤鲜叶,才能加工精选出一斤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干茶。
以挑茶为例,看似简单,实则辛苦。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堆毛茶,手指一根根地拨弄,剔除本来就不易发觉的黄片、老梗……在小罐茶黄山工厂的挑茶车间里,记者看到80多位挑茶工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和白色口罩,正埋头挑茶,手眼配合之熟练令人赞叹。
既然进入工厂之前的茶叶已经通过了4道精选关,即鲜叶挑选、机器分级、机器除杂和人工初拣,为何还要设置挑茶工做2道挑拣?记者了解到,挑拣是保证茶叶洁净度的重要方式,小罐茶不惜巨大的成本(每斤茶多付出约100元),正是为了保证茶叶的洁净度。
对原料的严苛要求,就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对记者表示,在小罐茶之前,他从未见过有企业这样做产品,成本太高了。
工艺挑剔
非遗传承人通宵保质量
如果说,好山好水育好茶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么高超的制茶工艺则是祖师爷赏饭吃。
上文提到的谢四十,既是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老谢家茶第四十九代传人。千百年来,谢氏家族在种茶、制茶、品茶等各个环节不懈探索总结,早在宋代就独创出一套独有的制茶技艺。
具体来说,传统手工制作黄山毛峰,需要经过三炒、三烘。单就炒而言,在270多度的锅温下,谢四十光着手直接翻炒,不停地挥撒鲜叶,水汽便挥发开来,是谓高温杀青。相比之下,记者戴着手套刚刚炒了几下,就诞生阵阵灼伤感,额头则已大汗淋漓。
如此辛苦地手工制茶,效率几何?谢四十给出的答案是:半小时炒一锅,出来也就一两多干茶。而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产能有限,还往往直接影响质量。正如谢四十所说:“我一个人即使能够每天炒24小时,也不可能保证每锅品质都一样。”
大师的真正价值在于常年累积的制茶经验,是智力,而不是体力。不同于传统手艺人讲山头、讲手工的习惯风格,谢四十一直是工业化的拥趸并且不断强调——手工并不能和高品质划等号。
可是,如何让冷冰冰的机器制作出具有大师温度的好茶?小罐茶和谢四十给出的答案是:将大师经验数据化,用现代设备将大师的技艺规模化。
3月29日下午,记者零距离参观了现代化制茶流水线,发现大师监制在整个制茶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原料标准,大师和小罐茶会共同提出采摘嫩度、品种等标准要求,保证茶叶原料的高品质。其次是制茶环节,大师会提出工艺参数、要求指导生产。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参数与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大师仍然全流程监控和把关,根据茶叶炒出来的老嫩度、火候掌握等,随时动态调整,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
产品加工完成后,大师还要和小罐茶审评人员一起对茶叶的品质审评,只有达到小罐茶品质要求的茶才可以出厂。
“做一杯好茶真的是难之又难,无论是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做不出来。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黄山毛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这一代人不可能一直手工做下去。”谢四十认为,工业化不仅提升了小罐茶的生产效率,更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的完美结合。
初心如一
要做中国茶行业的标杆
从鲜叶到干茶,再到罐装,只有流水线是不行的。
记者获悉,经过初制的干茶是否符合标准,在黄山工厂,小罐茶审评师和制茶大师要对它们进行一轮审评。如果成功通过评审,大批量的干茶才会被运往小罐茶黄山工厂,再经过两道精选,才会最终进入罐装程序。
记者在小罐茶黄山工厂看到,茶行业第一条全自动化铝罐罐装生产线高效运转着,标准化称重、标准化装罐、标准化覆膜、标准化封装……其中,小罐茶首创的充氮保鲜设备正有条不紊地注入“鲜活的养料”(大红袍、普洱、白毫银针、东方美人除外)。
从成品上线,到打箱封包,所需数十道工序,全部在该生产线完成,随后可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在标准化的道路上,以上并非终章。参照工业4.0标准,小罐茶正在黄山建设全球首个茶叶工业4.0智慧工厂,携手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者西门子,推动数字化融入生产制造过程。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完工,2020年5月投产正式运营。
在一些人眼中,茶叶就是一款农产品,为何要近乎疯狂地追求标准化?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玉的回答是:“小罐茶就是要让茶叶完成从农产品到消费品的蜕变,让买茶喝茶变简单。”作为农产品,茶非标准化,产业集中度低;作为消费品,茶则要求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产出。
再进一步讲,小罐茶对标准的推崇,实质上是在推动行业从品类走向品牌化,通过标准化、工业化实现产业的转型。而这种标杆地位、示范意义,对中国整个茶行业可谓价值重大。
其实,茶行业的转型升级,并非只是小罐茶的一厢情愿,而是恰遇历史性的机遇。
首先是消费升级。如今国人有更多的时间、费用去支持好茶的消费。其次是文化交流。作为国粹,茶不仅仅是健康饮料,背后的饮用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蕴含的文化,都会随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去,去影响国外人生活。
“小罐茶的使命就是让中国茶重新走向世界,我们希望不是廉价的原料,我们还需要它带着使命、注入文化地走出去。”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如是说。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15元一斤茶叶卖1000元一斤 4人因强买强卖被捕09-13
- 湖北南漳县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09-07
- 展五彩湘茶魅力 建千亿茶叶产业09-04
- 雷山:好山好水育好茶 剑河:感受苗疆圣水09-01
- 喝茶也会醉——一个小罐茶评茶师的三次醉茶体验08-26
- “脏脏茶”受年轻人追捧 排队的人蜿蜒几十米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