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味|刘毅:久安,古茶飘香
编辑:admin 日期:2019-08-30 11:29:48 / 人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山海经》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不过,大多久安人不一定知道煤的前世,他们更在意的,是它的今生。这乌黑发亮,坚硬如石的物品,无疑是上天赏赐久安的宝贝疙瘩。他们不仅土里刨食,还能地里刨“金”,刨出一吨黑乎乎亮闪闪的煤炭,就会攥上一沓红彤彤的大钞,要多惬意,有多惬意,让无金可刨的人眼馋。上世纪90年代,久安煤炭开采规模宏大,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煤窑近400座。不少人家的小日子,滋润红火,盖起了水泥楼房,买了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可日子久了,人们有意无意地发现,虽然腰包鼓鼓囊囊,丰衣足食,但乱挖滥采、随意“开肠破肚”的恶果,却一天天地显露出来。比如,挖过煤的地方,地表塌陷,且塌陷面比开采面还要大;开采中出现的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长年堆积,不仅占用了煤窑周边的土地,还会自燃,其间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呼吸起来,不再那么通泰清爽,植被呢,自然也受到了破坏。更要命的是,开采中未经处理的铁锈色废水,流进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乃至绝收。渗入地下,污染饮用水源,直接威胁人畜生命安全。有的村寨,好端端的水源,一觉醒来,悄然失踪。
这时,许多年事较高的村民,蓦然省悟过来,异口同声地感叹:水着挖落啦!
痛定思痛。
久安人明白过来,采煤虽然鼓起了腰包,却牺牲了环境,或者说,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代价。更何况,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挖光采尽的一天,长此以往,无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届时,日子咋过?
就在久安人疑惑彷徨之际,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大大小小数百座煤窑,仿佛一夜晚之间,悉数关闭。
应当说,绝大多数久安人,打心眼里拥护这一举措。可沿袭固有的思维定势,不少人难免心里打鼓,这么多年,靠山吃山,采煤不止,一旦断了这条财路,没了汩汩流淌的一股股“银水”,生计不就又成了难题?
久安路在何方?
转折关头,乡里确定了“既要生态,更要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刀阔斧地弃“黑”兴“绿”,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在久安古茶树上,立志打造古茶之乡。
蓦然回首,久安人意识到,这些年,轰轰烈烈的煤炭开采中,不少人被眼前短暂的红利所迷惑,对那些漫山遍坡,朝夕相处的古茶树,是太过忽略和冷落了,忽略到几乎忘了它们的存在,冷落到无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
定下心来,久安便有了着力点,抑或目标:将古茶树的保护、开发、利用,作为久安产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振兴的核心工程,着力培育万亩茶园基地,形成特色产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一年后,当久安为实现自己古茶飘香、富民强乡的绿色畅想,感觉囊中羞涩的当口,对贵州茶产业志在存高远的贵茶公司慧眼识珠,发现了久安古茶树潜在的商机和不菲的经济价值,毫不犹豫地投入巨资,携手久安,共同发展壮大久安茶产业。
如火如荼的茶园建设,给久安开辟了新的致富之路。建茶园、卖茶青、到基地务工,都有钱可赚,收入不菲。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了久安,满怀憧憬地营造自己的小康之家,一个个露出会心的笑靥。
作为贵州最大的现代化茶企之一,贵茶的“龙头”作用,很快便凸显出来,久安茶产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迎刃而解。企业呢,借助久安丰富优质的古茶资源,做强做大贵州茶产业、帮扶久安致富的同时,也有了较大的升值空间,有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惯常的说法:双赢。
短短数年,历史悠久的“久安古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华丽转身,成为贵州茶界响当当的品牌,誉满神州,香飘海外。
春分过后,清明之前,我慕名前往久安。
一进久安,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满眼皆绿。轻捷的轿车像艘快艇,忽而爬上山顶,宛如跃升高高的波峰,忽而滑下山脚,又像跌进深深的浪谷,舒爽而惬意。
从车里看去,绿色的山坡,绿色的田野,绿色的河流扑面而来,最抢眼的,是一片片,一坡坡流青滴翠的茶园,绿得让人心醉。
绿,正是久安的底色。
借用朱自清先生对绿的描绘:碧你的眼。
正是采撷明前茶的大好时节。
墨绿的茶园里、茶山上,三三两两穿着鲜亮、胸前挂着竹篓的年轻女子,正忙着采茶。
下得车来,信步登上九龙山精品茶园,但见碧玉般的一垄垄茶树,仿佛硕大的绿色琴键,次弟展开。休眠一冬,养精蓄锐的一株株茶树,芽叶肥壮,养分充沛,色泽碧绿,叶质柔软的一片片一枚枚芽叶,听到春风的召唤,睁开惺忪的睡眼,在茶树繁茂的枝桠上,东张西望地探出头来,期待采茶姑娘的莅临。茶特有的醇香,仿佛已从碧绿的叶片芽尖上飘荡出来,郁郁葱葱的九龙山上,隐隐约约地弥漫着馥郁的馨香。
不远处,几个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女子,左右开弓,纤细的手指弹钢琴似的,不停地在茶垄上下翻飞,轻柔地采下娇嫩的叶芽,随手抛进挂在胸前的竹篓里。旁边一群身穿土黄色马甲、手举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啪嚓啪嚓”地将快门摁得山响。
逮了个空档,我凑上前去,自我推介,与其中一位女孩搭讪。
女孩约莫二十来岁,眉清目秀,容貌姣好,落落大方,并不拒生。一番交流,得知姑娘是附近村民,初中毕业,赴沿海一带打工,收入相当可观,得知乡里大力发展茶产业,且茶旅结合,打造贵茶久安茶园旅游综合体,游客纷至沓来,便义无反顾地返回久安,在茶叶公司公干。几年下来,天资聪慧善于钻研的姑娘,成了久安古茶的“专家”,不仅能说会道,还是采茶高手,闲暇时,客串一把业余导游和摄影模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今天,应一个摄影团队的邀请,来到九龙山茶园摆“pose”。
不过,不管是做业余导游,还是当摆拍模特。姑娘坦率地说,可都是有偿的哟!
那是,按劳取酬嘛!我说,在外面打工和在家乡干活,哪儿收入高?
怎么说呢?姑娘沉默有顷,说,外面的收入,看起来是要高些,可消费也高啊,除干打净,揣进兜里的,并不比现在多。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打工,可以管家管孩子,可以孝敬父母呀!
是啊,这是挣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呢。稍倾,我换个话题,听你刚才的言谈,感觉你对茶蛮有研究的,这明前茶,在人们眼里,挺金贵的,有什么讲究?
研究倒说不上,这些年,边干边学,倒是晓得点儿道道。姑娘笑了笑,说,明前茶,顾名思义,也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这些茶树早发品种,往往“春分”后,才开始萌芽。它之所以金贵,一是采摘周期较短,满打满算,也就十天半个月。再就是,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嘛。明前茶之所以受人追捧,价格不菲,主要在于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形美味醇,确实是难得的茶中佳品。顿了顿,姑娘感叹,春风十里,不如一品春茶,沉醉芳华,大概是这种感觉吧。
没错,没错。我笑着说,应该是这种感觉。
像众多贵州茶一样,久安茶杜绝化肥农药,无染污,通俗地说,就两个字:干净!姑娘微微一笑,强调道,限于古茶树保护,每年仅获大师级上品古茶500斤,算得上中国茶类的瑰宝,蛮金贵的。
好!听了姑娘的话,我深以为然,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可持续发展,绝不做一锤子买卖,久安人,已深谙振兴古茶之道。
告别姑娘,又在周围的几个茶园溜达一圈。眼看红日西坠,暮色苍茫,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作别久安,打道回府。
一路上,我想,久安,乃至贵州,都有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无污染的气候特征,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贵州茶,无疑是贵州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就久安而言,短短头十年间,毅然决然地弃“黑”兴“绿”,奋力转型,产业从地下,转到地上,由“黑色经济”,转为“绿色经济”,“黑”与“绿”的变奏中,山青水秀,林茂粮丰,古茶飘香,不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写照么?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与茶有约 台湾著名茶叶大师走进邛崃南宝山09-16
- 皖南茶乡见闻:茶叶栽培走新路 巧借生态产好茶-新华网09-14
- 金华做大做强抹茶产业升级茶叶深加工09-13
- 展五彩湘茶魅力 建千亿茶叶产业09-04
- 芹菜制作成茶叶?这个可以有09-03
- 云南打造“云系”知名品牌 做强做大茶叶花卉等8大产业加工业08-30